长沙之声
长沙之声 > 教育 > 正文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导读: 

疫情期间,办公室的同事带着孩子兵兵上班,我每天都过得心惊胆战。兵兵一出现点小状况,同事不时就要吼几嗓子,我听着都发憷,更别说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了。后来我和她交流,她说每次发完脾气自己也后悔,看着孩子可

疫情期间,办公室的同事带着孩子兵兵上班,我每天都过得心惊胆战。兵兵一出现点小状况,同事不时就要吼几嗓子,我听着都发憷,更别说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了。后来我和她交流,她说每次发完脾气自己也后悔,看着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很是心疼。可是下次看到孩子拖延或者马虎,还是控制不住火。

作为父母,我们对于这种情景既熟悉又困惑。一开始还能耐着性子跟孩子好好说话,但对方总是磨蹭拖拉,好像并没有听进去。一阵河东狮吼后,孩子即使迫于压力去写了,也心不甘情不愿,只是机械的应付。而且经常发脾气还会影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不要抱有孩子能够自觉学习这种期望了。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中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获得者刘素敏说:“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育儿先育己,孩子的成长之路,也是父母的修行之路,我们要学会驾驭情绪,否则受到伤害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的孩子。

我们作为父母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又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最终我们又该如何化解情绪毒药呢?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01、父母为何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1、“踢猫效应”影响之下,孩子成为出气筒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产生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很好的处理,那这种坏情绪就会拧成一根链条向下传递,最后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很显然在家庭中,这只猫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成了踢猫人。

在社会中生存,我们不只有父母这一个角色,还要承担子女、领导或下属、朋友等多种角色,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去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会因为忙碌而感到疲倦。尤其当我们遇到财务困难、睡眠不足或者疾病时,更容易因为各种压力而缺乏耐心。

其实,事后回想一下,我们对孩子表现出的不耐烦、生气甚至大怒的情绪,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孩子做了多大的错事,非得让我们大动干戈一番。而是工作、家庭和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孩子可能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却要为我们全部的坏情绪买单。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2、原生家庭的代际遗传,潜意识中习惯用情绪解决问题

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众所周知,然而这种影响潜在的代际传承性,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在一次专访中说,原生家庭对人的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原生家庭创伤还可能代际传承,父母问题的受害者有可能变成自己孩子的加害者。

开头那位跟我抱怨“自己总控制不住要冲孩子发脾气”的同事,和我分享了童年时的经历:她的母亲是周围出了名的暴脾气,只要她考不好,就追着她满街打。同事从小就觉得自己在邻居面前抬不起头,自尊心被极大的挫伤了,她曾暗暗发誓,自己将来一定要成为最温柔的妈妈。可是等她真的成了母亲,却成为了自己当初讨厌的样子。

我们的养育方式很大程度是沿袭了我们被养育的方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小时候经常被父母用负面情绪控制,那我们现在也很有可能去吼骂自己的孩子。这种通过发泄情绪去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会通过潜意识,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3、不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误把孩子的探索看做磨蹭

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反复强调:“我们看到的最错误的想法便是以为身体活动就只是身体活动而已,以为它不具有更高层次的功能,其实,心智的发展必然和身体动作相配合,而且是相互依赖存在的。”

很多时候,我们发脾气,是因为总觉得孩子做事情太慢。但实际上孩子在活动时,会配合他的心智发展,来达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链接,从而锻炼出身心合一的生活技能,这个过程自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比如说你让孩子去洗手,在你看来1分钟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孩子5分钟还没回来,这时候你就要着急了。但其实这些事情反而是他们学习的过程,比如打开水龙头,他发现里面有水流出来,可能会想“这水从哪儿来呀?为什么水有时候凉、有时候热呀?”这种好奇心带来的体验,正是孩子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途径。当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探索时,在我们看来反而会觉得他是有意磨蹭,由此引发了过度指责等负面情绪。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02、父母的负面情绪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1、 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3年时间内跟踪调查了169名5至10岁儿童,要求父母记录自己当天的情绪状况,并记录孩子的患病情况和体温状态。结果发现,父母具有较高的情绪压力,存在焦虑或抑郁问题,其子女的患病次数明显高于父母健康的孩子。

父母经常向孩子施加负面情绪,会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他们的抵抗力会变弱,更容易发烧、感冒,或者食欲不振等情况,这也许是很多孩子“大病没有,小病不断”的原因之一。

还有研究表明,常年被家长负面情绪包围的孩子,身高上普遍要比在家庭氛围良好中长大的孩子落后。因为家长的坏情绪会让孩子产生紧张焦虑感,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生长激素分泌。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总是给孩子施加一种指责、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孩子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到身体的正常成长,给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2、易造成孩子性格缺陷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到,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如果没有安全感,人们就会产生恐惧感、焦虑感、情绪的剧烈波动以及行为失常和身心失调。

孩子也不例外,如果父母经常朝孩子发脾气,孩子整天活在担惊受怕中,慢慢的就会变得缺乏安全感。长此以往,很有就会导致孩子走向消极、悲观,甚至导致性格缺陷。要么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感受,成为小心翼翼的讨好型人格。要么变得像父母一样暴躁易怒,喜欢把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一个人在成熟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完善人格,有遗传因素的原因,但大部分的原因是后天生活环境下所养成的。而后天的生活中,早期(尤其是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最大也最深远。因此,父母的负面情绪,可能会造成孩子一生的性格缺陷。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03、学会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达尔文曾说过:“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事实上,在家长看来一时兴起的负面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自己很快就忘掉了刚才的不愉快,但对于孩子而言却可能是一辈子的阴影。因为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几乎就是全部的世界,孩子会对父母的情绪照单全收。

意识到负面情绪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后,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不要让这些情绪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三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化解负面情绪:

1、利用“刺激-反应模式”,按下情绪暂停键

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提出“刺激与反应之间有一段空间,幸福就在那里。”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简单理解心理学上的“刺激-反应模式”,就是人们接受到的刺激和要做出的反应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由于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距离,大脑会先对刺激先进行思维加工,然后再做出最终的反应。具体来说我们对于刺激,会有两种心理加工过程:

一个是“情绪心理”:大脑的神经反应中有一条快速路,外界刺激直接到达“杏仁核”让我们迅速反应,整个过程快到只需要几毫秒的时间,比如我们看到“蛇”就会本能的警觉。

另一个是“理性心理”:是对刺激通过学习、认知思考后,储存为记忆。当再有类似的刺激时,大脑会通过一条长的路径,去调取记忆,再对外部刺激做出合乎理性的反应。以图示表示,可见“绕行路”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距离。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如果我们总是习惯动用“情绪心理”,那么孩子一有点风吹草动,我们就会立刻炸毛,甚至自己都没反应过来,情绪就发泄出去了,孩子就会受到非常大的伤害。因此,我们要充分的调动“理性心理”,让刺激和反应之间有足够的距离,大脑可以通过深入的思考,最终做出理性的决定,尽量规避对孩子投下负面情绪的毒药。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现在我们知道了刺激和反应之间是有距离的,就可以利用这段距离来给处理负面情绪:

①外面的坏情绪尽量不要带回家里

家是幸福的港湾,不应该成为负面情绪的垃圾场。回家之前,可以通过一些动作给自己心理暗示。比如,在进门前,拍打下身体,把工作中的不痛快都拍掉;或者深呼吸,把所有的烦恼都呼出去。

②觉察到情绪来临给情绪按下暂停键

情绪往往是瞬间急剧攀升,并在短时间内到达一个顶点。只要捱过了这个顶点,高涨的情绪就会开始回落。当你察觉到到达这个顶点时,告诉自己先等一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倒数十个数字再说。

③ 采用“逃离现场法”平复情绪

急停之后可以通过深呼吸、离开当前环境、冷水洗脸等方式平复自己的情绪,等冷静下来再处理问题。这个方法,需要平时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将其内化为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

曾仕强教授曾说“情绪是一个警示灯,当任何刺激来的时候,不要立即反应,先把嘴巴闭起来,因为我们的嘴巴是最闯祸的。聪明的人,刺激过来,嘴巴闭起来,然后在脑海里面盘旋一下,就很容易找出自己比较合理的应对观念。”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应该成为孩子一刺激立马就有情绪的提现木偶,而是能够意识到刺激与反应之间有一段距离存在。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可以选择甚至改变回应的方式,成为能够掌控情绪真正聪明的父母。

2、通过“冰山理论”,找到情绪的真正来源

冰山理论是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重要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浮在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冰山理论包括七个层次,从上到下依次是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还是以开头提到的“同事怒吼孩子兵兵”为例进行分析,其真正的原因未必是简单的停留在孩子做错题或者考试不及格的行为层面。深入探究后,有可能是同事自己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得到的认可和赞赏比较少,所以希望孩子能代替自己完成未能完成的事。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优异,那同事就可以获得别人对她教子有方的赞许和羡慕。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利用冰山理论,分析情绪的来源并且进行转化

使用冰山理论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的认识情绪的来源。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还是在原生家庭中多年形成的性格?还是因为觉得孩子慢?当我们能够做到自我觉察,了解到情绪冰山下的本质时,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①接纳自己真实的情绪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忍”,很多父母在处理孩子问题时,也会想“忍一忍,海阔天空”。然而,“忍下来”的情绪,积蓄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强力反弹,杀伤力成倍的增加。

而且孩子其实是非常敏锐的,时刻能够感受到父母真实的情绪状态,这也是为什么表面上我们没有发脾气,努力保持“温和”,孩子仍然对抗我们的原因。

其实情绪本身不分好坏,不论是愤怒还是悲伤,所有情绪都是正常的,都应该被接受,只是我们不应该用这种情绪去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当我们觉察到这种情绪到来时,只需要淡定的告诉自己一声:“哦,我知道你来了”,接下去再去分析它的本质原因就好。

②读懂孩子的行为动机

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指责、威胁或者恐吓,无非是反抗和就范。反抗,就是大吼大叫,弄得家里鸡飞狗跳。而就范,表面上是理顺了,但孩子日后面对冲突的时候,很容易就选择顺从强势的一方,或者干脆自己就成为威胁别人的人,显然这不是我们父母想要看到的。

小孩子由于认知水平有限,表达能力受限制,很多时候他们的无理取闹都有背后的原因。家长在发脾气前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去分析一下孩子的内心需求,而不是一味呵斥。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③善用情绪缓释法

著名的央视主持人王小骞,在她的新书《妈妈知道怎么办》中举了一个例子:

女儿早早4岁了,年龄小时间观念不强,再加上有点没醒透,早上起床总是慢吞吞的,她就很着急。但是她觉察到自己的这种急躁的情绪时,就马上温和的对女儿说:“早早,妈妈的耐心正在变小哦,只有花生那么大了”。这时候她还是温和的,因为负面情绪还没长大。

如果女儿没有实质性进展,她会再跟上一句:“妈妈的耐心更小了,只有绿豆那么小了,来,刷牙吧”。到这里,基本上孩子就会起来去卫生间了。

其实情绪缓释法的重点,就在于千万不要在情绪憋到了一定量级再疏导,而是在有负面情绪之初就表达出来。不然我们的语气、神态和肢体语言不由自主的夹带火力,孩子捕捉到了就会抗拒。

而且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善用比喻、拟人等方式,直接说道理会很干瘪生硬,孩子根本听不进去。用孩子可以联想、迅速理解、带入的形式才可以事半功倍。

在情绪即将失控的时候,运用“走冰山”,能够让我们能够认识更深层次的自我。同时通过这种深刻的自我觉察,我们可以反思出负面情绪的真实原因,让我们失控的未必是孩子,应该为情绪负责的是我们自己。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3、利用“ABCs法则”塑造孩子的行为,有效减少情绪雷区

耶鲁大学儿童精神科学教授卡兹丁博士说:"对孩子尖叫没有用,最简单的原因是,吼叫是父母情绪的发泄,而不是管教的策略。"

卡兹丁提出了ABCs法则:A代表前置条件,即我们希望孩子做什么事情,先提前告诉他,让他明确的了解自己需要做的事。B代表行为是指,即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定义、塑造进而建模,目的是让孩子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Cs代表着后果,当我们看到孩子好的行为时,要及时表达赞许的态度,巩固孩子的好习惯。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比如说晚上孩子睡觉了,你发现客厅里玩具扔的到处都是,臭袜子也是这一只那一只,这时候你会非常的生气,恨不得立刻孩子从床上拎起来打一顿。我们现在用ABCs法则来处理一下:

①A前置条件——提前告知孩子们需要做的事情

孩子或学习或玩闹了一天,本身也是比较疲惫的,如果这时候你把他叫起来,让他去收玩具,孩子很大程度上会哭闹一番,你的心情也会更加烦躁。

这时候需要我们克制一下当时要炸毛的情绪,等到第二天一早,孩子睡醒了,精力得到了恢复,我们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告诉孩子这件事,今天晚上希望他们能把玩完的玩具收纳好,把脏衣服放到洗衣篮里,让孩子明确的知道我们希望他做什么。同时提前告诉他要做什么,孩子也能有一个心理准备。

如果我们总是在发现孩子的坏习惯的时候去骂孩子,那孩子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自我价值感低会导致行动力进一步变差。所以我们可以在下一次孩子们可能会做出这种行为之前,提前告诉孩子们这样做是不可以的,然后明确具体的告诉孩子需要他怎样去做。

②B行为——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定义,塑造和建模

a定义:孩子们本身年龄小,有些在我们看来理所应当的事情,他们却没有概念。这一步就是说我们要对孩子们的行为做出一个定位,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做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b塑造:在孩子们做出不好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告诉孩子们这个行为是错误的,并且灌输正确的理念来重新塑造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们总是乱扔玩具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有趣的方式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比如玩具也是有家的,就像你每天上完学要回家一样,如果玩具回不了家,它也会很可怜。孩子们听完之后会很容易共情,认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合理,就会主动的改正不好的行为。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c建模:当然如果我们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给他们树立榜样,比如我们每天用完剪刀或者其他工具放到老地方的时候,特意的去告诉孩子“妈妈把它物归原处了哦”,更容易给孩子做出正面示范,让孩子“有样学样”。

③Cs后果——产生积极的后果时对孩子们进行赞扬

樊登老师曾说“改变一个人,一定要在他做对事情的时候”,孩子更是如此。

当孩子们做到我们希望他们做到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十分热情的表扬孩子们,让孩子体会到,他的行为能够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孩子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也会提高,他们会更愿意做正确的事情。

千万不要觉得是孩子应该做到的,没有任何反馈给他,那孩子就会很失望,最后还是回到老样子。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ABCs法则可以帮助父母摆对对吼叫的依赖,同时有效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培养出好习惯,也能让父母在养育方面的压力大幅下降,营造出良好的亲子关系。

04、结语

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吼”?3招化解情绪毒药,学会温柔育儿

台湾著名心理学者张怡筠说过:“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起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当父母学会了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在平和中给到孩子爱与温暖。这份爱与温暖,会让孩子内心充满力量,从而滋生出前行的勇气,让孩子走得更远。


推荐阅读:太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