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之声
长沙之声 > 资讯 > 正文

HPV疫苗扩龄后,二价、四价、九价怎么选?

导读: 

近期,根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显示,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以下简称九价HPV疫苗)适应症得以扩展,适用人群拓展至9至45岁适龄女性接种。

image.png

这次九价 HPV 疫苗的扩龄,意味着二价、四价、九价HPV都可以针对9-45 岁女性接种。女性朋友们接种HPV疫苗的选择范围更广了,但同时很多疑问也接踵而来,到底应该打二价、四价还是九价HPV疫苗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HPV疫苗与宫颈癌那些事。

- 什么是宫颈癌 -

宫颈癌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女性第四大高发癌症,仅2020年,全球约有60万女性被确诊为宫颈癌,更有34万名女性因此死亡。而我国每年宫颈癌的新增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占到全世界的1/5,这意味着平均每 10 分钟,就有 1 名中国女性因为宫颈癌而失去生命。

导致宫颈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乳头瘤病毒(即HPV)感染,99.7%的宫颈癌由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引起。目前已知的HPV有200多个型别,根据致癌潜力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14种高危型可引起子宫颈、阴道、外阴、肛门、阴茎、头颈等部位的癌症,在中国,84.5%的宫颈鳞癌由HPV16/18持续性感染引起。低危型主要引起皮肤疣、肛门-生殖器疣和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等疾病。

- 如何预防宫颈癌 -

虽然宫颈癌发病率高,但是可防、可治,甚至可能被消除。2020年11月,世界卫生大会上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194个国家根据这项决议首次承诺消除宫颈癌。目前主要通过实施宫颈癌三级预防策略,以期达到宫颈癌发病率小于4例/10万的目标。

一级预防:HPV疫苗接种。HPV疫苗的研发成功,让宫颈癌成了第一个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的恶性肿瘤。9岁到45岁的女性,如果有条件,都推荐接种HPV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倡导9—14岁女生应当优先接种HPV疫苗,我国专家建议13-15岁女生优先接种,原因在于女性初次性生活后HPV感染风险最高,因此,越早、越小接种能在感染高危HPV前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

image.png

二级预防:宫颈癌筛查。研究发现,如果持续地感染HPV,一般经过8-10年甚至10-20年,才可能发展为宫颈癌。少部分宫颈癌进展时间较短,可能只需要一年或几年。定时进行宫颈癌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及时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三级预防:宫颈癌治疗。进入到三级预防体系,那就是治疗,对于癌前病变治疗效果最佳,手术相对简单,治愈率几乎达到100%;已经患上宫颈癌仍可以治疗,有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规范诊治仍然可获得很好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HPV疫苗怎么选 -

1、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的预防效果有什么区别?

二价、四价、九价是根据HPV疫苗预防的HPV型别数量而定的,在中国,84.5%的宫颈鳞癌由HPV16/18持续性感染引起,而目前上市的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都可以预防HPV16/18,也就是说不论打哪一价疫苗,均能取得比较好的预防效果。具体就预防率来说,针对宫颈鳞癌,二价和四价的预防率都是84.5%左右,九价是90%左右。

image.png


2、约不到九价HPV疫苗怎么办?

预防宫颈癌越早越小越好,无论是二价、四价还是九价HPV疫苗,在预防宫颈癌方面都非常优秀,尽管九价HPV疫苗的宫颈癌预防率相对较高,但也只能降低患癌概率,并未覆盖所有高危HPV型别,因此,接种九价HPV疫苗并不能100%预防所有HPV引起的感染或疾病,接种疫苗后的宫颈癌筛查应定期照常进行。不建议为了等九价而错过接种好时机,约不到九价HPV疫苗,打二价也是很好的选择。

3、首个国产二价HPV疫苗好吗

首个国产二价HPV疫苗由厦门大学与厦门万泰联合研发,自2019年12月30日获批以来,凭借出色的保护效果以及更低的价格优势,已经普及到全国多地,惠及我国数千万的女性群体。2021年10月,首个国产二价HPV疫苗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认证,并于2022年分别在摩洛哥和尼泊尔等国获批上市。

根据《柳叶刀-感染病学》发表的首个国产二价HPV疫苗5.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在预防18至45岁女性人群HPV16/18型相关癌前病变终点的保护率高达100%,并可诱导高水平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和极高的安全性。这一成果再次证实首个国产HPV疫苗优异的保护效力,其多项指标达到世界高水平。

image.png


4、如果现在接种二价/四价HPV疫苗,未来还能接种九价或者更高价次疫苗吗?

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最高价HPV疫苗是九价,我国目前在研发中的更高价的HPV疫苗有11价、13价,最高的是20价。现阶段无论接种二价、四价、九价,结合宫颈癌筛查来预防宫颈癌,效果都是可以保障的,因此一般来说不建议重复接种。如果确实想补种高价HPV疫苗,一般需在接种程序结束十二个月后方可进行(具体需以疫苗的临床研究数据为准)。

(文章来源:网络综合整理,医学科普,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推荐阅读:叶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