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之声
长沙之声 > 科技 > 正文

《破风》:不介意这样的励志来得多凶猛

导读: 

在我们几乎被出国、堕胎、打架、车祸、撕扯等等各种意外到必备元素的青春刷屏和毁三观的时候,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容不下堕落、见不得失败、忍不了颓废。他们带上头盔登上自行车的时候便是出征,他们的征途,在一切人间道。

《破风》:不介意这样的励志来得多凶猛在我们几乎被出国、堕胎、打架、车祸、撕扯等等各种意外到必备元素的青春刷屏和毁三观的时候,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容不下堕落、见不得失败、忍不了颓废。他们带上头盔登上自行车的时候便是出征,他们的征途,在一切人间道。他们迈向高山大海,征服沙漠雪山,他们摔得伤痕累累,却越发青春靓丽。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曾写下过一段小诗来描述青春:“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青春不是粉面、红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深处的自在涌流。”林超贤导演的电影《破风》中的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我们并不介意这样的励志来得多凶猛。也许,青春唯一失败的可能,便是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最终在人生灰霾中彻底失去自我实现的机会。

林超贤从《线人》、《证人》、《逆战》、《魔警》等炫目的警匪片、动作片之外,走向了一条竞技体育与对抗人生的电影之路。《破风》没有花哨的特效镜头,但依旧让人惊心动魄,根本原因《破风》的骨子其实是武侠故事。观众有时候像是坐在看台上呐喊,有时候像是直升机上的观光客,有时候更像是坐在彭于晏自行车后座上的尖叫狂,当然比赛用的车并没有后座。大量的高速拍摄镜头、航拍镜头、特写镜头,让我们全方位、无死角的参与到这部电影中,参与到每一次比赛中。尤其在几次较长篇幅表现比赛过程的戏中,观众几乎要憋一口气、捏一把汗来参与,无怪乎大家把它称之为“单车版《速度与激情》”,而且电影的速度与激情一点都不少。

《线人》与《证人》互为表里,《破风》与《激战》共襄盛举。林超贤向来喜欢将同一类型电影、运动加以正反打。作为来自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尾巴末梢的导演,林超贤如今依旧保持着相当圆熟又有激情创作力的状态。香港电影在经过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后,在2000年后陷入了困境,作为新人导演的林超贤感到很苦闷,“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下去。”《野兽刑警》、《江湖告急》等电影,都是对成熟类型片的解构和重建,他的电影里向来有许多或对立、或对照的男人,他们彼此是对方的影像,向左走、向右走都会有不同的人生前景或末路。

2001年,林超贤便开始构建这样一个故事,最初的设想是这样的:几位事业困顿的年轻人组织了一个自行车俱乐部,希望在这项比赛上有所作为,但这时,他们租借的场地却要被收回,几位初涉社会的年轻人面临最大的考验。这也是导演林超贤彼时的心境写照。“我觉得骑车就像是人生,最难的是爬坡,不进则退。”所谓的“破风”,指的是自行车比赛中,为了让主赛手能够减少风阻,需要有一位队友骑在他的侧面,用身体帮他挡住风力,这位队员就是“破风手”。“破风”这两个字有双重含义,除了实实在在的“破风”外,还被林超贤引用为队员之间的关系,为取得更好的成绩,队员之间必须互相配合,但最后能够站上领奖台的只能是主赛手,“破风手”是为了他作“嫁衣裳”。只有舍得为他人,才能够获得他人的舍得为自己,每个人都是一枚有着主动权的螺丝钉,要学会戒除心机的做优秀的棋子。

运动不止是胜利和健身,更有着深刻的经典意义,也就是个人在集体中的自我实现,必须要与集体价值相配合,但又能够保持相对独立的思考。在《破风》中,导演表达了更宽广的主题。彭于晏、窦骁、崔始源都很好胜,有的是因为性格、有的因为自卑、有的因为尊严,然而王珞丹就是为了运动。到最后每个人都不那么在乎输赢的时候,反倒最贴近运动的意义和本质。完成比赛是第一位的,输赢都只是一个结果。想必这也是导演人过中年后的心理写照吧,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努力拼搏,说走就走最切实了,何必在乎一时的得失呢,毕竟我们还年轻。对于这样的励志,我们又怎么会介意来得多凶猛呢!


推荐阅读:华为手环b5

频道推荐

过气艺人恰饭的十八般武艺

时间:2019-12-24 11:45:24